兴趣

记录一些曾经或者现在的兴趣爱好,若干年后可以嘲笑自己当年也是这么的中二~

1)动画:始于高中,盛于大二,然后趋于平稳。
2)火车:始于大一,盛于研究生,然后趋于衰竭。
3)地铁:始于高中,盛于研究生,然后趋于平稳。
4)房产:始于16年买房,盛于16年底,然后趋于平稳。
5)玩偶:始于大一,盛于大二,然后趋于衰竭。
6)信用卡:始于16年,盛于17年,然后趋于平稳。
7)存储:始于高二,盛于研究生,然后趋于平稳。
8)赛车:始于小学三年级,盛于小学,然后趋于平稳。
9)公交:始于小学一年级,盛于小学,然后趋于平稳,盛于研究生,然后再次趋于平稳。

未来推测可能的新兴趣爱好:
1)车:预计始于17年。

奇妙的人性

人性这玩意其实很神奇,感觉有空可以去学一学心理学,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~~

想到就记录一些哈:
1)不患贫,患不均
所谓“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,然后带动共同富裕”,其实是很美好却很难实现的愿景。特别是对于资本主义而言,资本利得要远远大于劳动力利得,这就导致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将会越来越富,财富越来越集中,这个从全世界的发达国家都可见一斑,所以放到中国也是无法避免的。
目前的中国即是这样的现象:宁可大家都一样,也不愿意有的人相比自己更得利。比如,同样是加薪,如果大家都不加薪,倒也没什么问题。但是如果有的人加10%,有的人加20%,必然会引起加10%的人的羡慕嫉妒恨。
再举个现实的例子,老式多层建筑要加装电梯,本来是一件方便居民的事情,然后却很难得到全体居民的一致同意。究其原因,就是不均。原来没有加装电梯之前,顶楼(5、6楼)的房子需要爬比较高的楼梯,所以售价也偏低;中层(3楼)的房子因为既不高也不低,不影响采光也不用爬太高楼梯,所以售价偏高。如果加装了电梯,那么原来的顶楼瞬间就变成最佳楼层,原来的1、2楼则一方面享受不到电梯的好处,另一方面还需要缴纳电梯费用和新增面积的费用,因此导致了不均。所以,目前虽然上海试图推广老公房加装电梯,却也大部分不了了之了。
所以,人性真的很奇妙,宁可同归于尽,也不愿意别人飞得更高更远。
2)喜欢以自己的经历、经验来试图说服、教育别人
这点包括了很多常见的现象,比如亲戚逼婚、比如讨论社会现象。
一个人(假设是一个善良的无恶意的人)说的话,哪怕再有道理,也要想一想,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,是不是有局限性。比如,比尔盖茨退学创业,并不是因为他退学这件事而导致了他的成功,而是他觉得相比学校而言,外面的世界更适合他发展;比如,王健林说的一个亿的小目标,是指从他的角度而言,而并不是真的要每个人都能去挣一个亿;比如,一个股票大亨号称炒股容易,那也是他掌握了足够的经验和资源的情况下会觉得如此,而对于普通人去炒股,十之八九都是亏损的;亲戚催促你早点结婚生娃,是基于他们自己成长历程来看的,而能决定你自己道路的只能是你自己。
所以,这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。所谓的鸡汤文,很多都是鸡精泡出来的,看看可以,千万别想着你也能做到。比如创业,你新闻上能看到的创业者,那都是成功的,至于那90%甚至97%的失败者,早就被淹没在社会的浪潮中了。所以,对于这种鸡汤,当小说看看就行,不必当真(虽然有些也有道理,比如一定要努力拼搏,但这个是人尽皆知的),认真你就输了。
不过,有些经验、经历还是要听一下的,比如待人接物的技巧,比如对待生活的态度,这就是另外的事情了。
3)不要小看群体心理
有些事情,如果群众都觉得会发生,是的确有可能真的发生的,哪怕很不科学,很没有道理。
有些事情(谣言),从我们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角度来看,纯粹是无稽之谈,没有任何道理,也不符合科学原理,所以会自觉忽略。然而,中国毕竟人多,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相对较少,所以会不自觉的觉得这些事情可能是真的,从而真的就导致了这些事情的发生。比如,比特币其实本没什么价值,但是相信的人多了,居然真的就被炒作上天了,类似的还有房价(泡沫)。又比如,民众觉得人民币会贬值,便去兑换美元,兑换的越多,人民币真的就会越来越贬值了。还比如,觉得某个学校特别好,都挤破头皮把孩子往里面送,导致学校生源变好,真的就成为了好学校。这样的现象非常多见,相当令人费解。但其实,众人拾柴火焰高,其实每个参与其中的人,虽然做的不多,但是群体却导致了事实的产生。
所以,我们在看到谣言、谣传的时候,都应该想一下,是否会发生什么奇妙的现象,比如,日本海啸引起的食盐抢购,房产新政谣言引起的住宅抢购等。说不定,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~~

上海房价、城市规划、互联网金融

所谓预测,十有八九都是会被打脸的,那么就丢到自己的私人空间吧~这样哪怕错的很离谱,也不会被怎么打脸23333

1. 房价
先说结论:预测上海未来3年内,最多跌幅10%(二手房均价),极限跌幅20%(濒临崩盘)。然而,也不会再大幅上涨。预计下一波大幅上涨会出现在3-5年后,然后才是真正恐慌的时候。
理由:
1) 新房数量显著减少,而且全部集中在外环外甚至郊环外(内环内中兴路地块110亿地王才巴掌大的地……)。
2) 上海大部分买房的以置换为主,即:卖掉老的房子,加一部分贷款,买新的。所以房价即使下跌,也不会出现抛售潮。
3) 都说上海房价已经和纽约对齐,即将赶超东京、伦敦、香港,所以要崩盘。然而,上述崩盘的,哪个不是先显著高于世界最贵的城市房价然后再崩盘的?连最贵都没做到,就崩盘(比如下跌50%),岂不是成了世界范围内最抢手的商品了么~
4) 2020年收入比2010年翻一翻(十二五规划,zf的KPI)。2010年上海市平均可支配收入31838元,2015年平均49867元,增幅56%。还有5年,需要达到28%的增幅,平均每年5%。从之前的经验看,收入平均增加5%时房价至少上涨10%(贫富差距在扩大)。
5) 城市发展的速度在减慢,从而导致房价不会再大幅上升。也就是说,实际的接盘侠与目前房价的底线差距已经越来越大了,所以再大幅上升也没有实际的成交量。
6) 稳定房价若干年后,随着新一波韭菜入场(社保5年满,即本来有资格买,被325政策限购的),房地产市场又会迎来一波热潮。

虽然很不愿意相信,然而事实摆在我们面前:相比以前,目前的经济流动性更大了,而且有钱人越来越有钱了。因为有限购的原因,房价还没有太离谱,否则按照中国的尿性,房价早上天了(越有钱,越买房,房价越高,越挣钱)。

2. 城市规划
结论:新城越来越多,把穷人进一步往外赶,市区留下最精英的部分。基础设施建造减缓,空头支票会增加。
相比北京,上海之前的城市规划做得相当不错:工业区遍布全市各个外围区域,使得人口不用过于集中(相比北京,上班全部进城下班全部出城,明显是规划的问题)。然而随着工业逐渐萎靡,第三产业成为主要增长点,这种模式就很难复制了。
这是因为,第三产业服务的是人,需要有足够多的人气才能有很好的发展,比如:餐饮、服务业。相比市区的几公里一个大型购物商圈,郊外环居民比较分散,建造大型商业设施的人气相对较弱,很难再复制莘庄的传奇发展。
从上海未来的规划来看,新的办公楼、写字楼都集中在滨江、虹桥片区。虹桥片区的优势是毗邻机场和火车站,可以带来足够多的商务往来人口,缺点是远离市区,无法真正体验上海(人民广场、陆家嘴)。相比之下,滨江片区就完全符合新的商务办公区的环境(近市区,环境优美)。所以,个人观点是,虽然zf极力推广虹桥商务区,最终也就和漕河泾开发区类似,变为一个IT码农集中的场所。金融行业还是得看滨江。

第二,是新城建设。相比过去几年,上海地铁的发展速度在显著减慢,比如17号线虽然都在青浦建设,但是周期也特别长。一方面是建筑业不景气,工人成本上升导致整体利润率下降,另一方面是郊区地铁的收益不如市区(潮汐客流太大,整体利用率不高,参考16号线)。然而市区因为拆迁成本等问题,无法再大规模新建地铁(达到东京地铁的密度,是完全没有可能的),所以整体建设就会放缓。并且,因为郊区完全依赖几条进程线路(比如松江的9号线,青浦的17号线,嘉定的11号线,闵行、奉贤的5号线,临港的16号线),所以会导致上下班高峰地铁异常拥挤,所以上班体验其实非常差。而因为仗着有地铁,房价的显著上升,其实是有非理性的成分在的。

第三,是大量的经适房的外移和外来人口的减少。目前的经适房,基本都在外环甚至郊环区域。买经适房的,大部分是老上海人,特别是没有享受到动迁分房福利的上海人,因为无法找到更高薪的职业,从而沦为新的穷人阶层。Zf的做法也很简单,往外迁,提供足够的福利保障,但是要再迁回的话成本就非常高了。这样的做法,可以避免老上海人的不满,也可以为新上海人腾出足够多的空间。对于外来人口,目前采取的措施是取缔群租,增加生活成本倒逼这部分能力一般的外来人口回乡。比如最近的网约车新政等,都明确要求本地户口,对外来人口是一种强大的限制,然而,对于有能力的外来人口,比如金融、IT行业的,则提供大量福利,比如人才租房。因此,可以看出上海并不是排外,而是希望加强城市人口的综合素质,为未来更好的城市发展打下基础。

所以总的结论是,上海正在逐步将“贫民”往外赶,而市中心则永远对新上海人敞开。

3. 互联网金融
结论:不看好所谓的P2P,最后肯定是大公司来收场,小公司的结局会比当年的团购更加惨烈,参与者也将付出血淋淋的代价。
其实这次的房价上涨,互联网金融起到的作用真的是功不可没。打着互联网的旗号,原本的高利贷居然摇身一变变成正规金融产品,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聪明才智。也正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兴起,导致原本的借贷市场的格局被打破,借钱融资变得格外容易,而且成本还很低,从而很大一部分流入了楼市,导致楼市泡沫的越发庞大。
看看现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,P2P市场,鱼龙混杂,拆东墙补西墙,跑路的时有发生。为了一点点利差,就可以肆无忌惮的all in, double all in,这本身是风险极大的。然而,大家却都玩得不亦乐乎。究其本质是侥幸心理。当房价下跌、股市下跌时,可能出现很大的风险,却都意识不到。
未来的互联网金融,肯定是更加平稳的。不会有这么大的寻租空间,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收益,也不会变成全民的游戏,这样才能稳定市场,稳定金融秩序。

4. 买房的一些选择
这里说一下我自己买房的时候的挑选标准
1) 离地铁近,不超过500m(郊区800m)
2) 内环内
3) 徐汇、黄浦、浦东(南部区域)
4) 不朝北
5) 电梯房
6) 学区房(如果可能的话)

这样的房子,一方面不会大幅下跌,一方面容易出租和出售。从这次买房看房的经历来看,难以出售的房子包括:
1) 离地铁远,不方便上班族,除非公司在附近
2) 老公房的底楼、无电梯的5-7层
3) 电梯房的2、3楼
4) 大型居民区的老破小
5) 朝北,或者不通风
容易出售的房子包括:
1) 近地铁,特别近的那种(步行5分钟内)
2) 附近没有相同类型的房屋。特别是一个片区内,如果都是老破小,偶尔一幢次新房,特别容易卖;一个片区内,都是次新房,那么老房子反而容易卖(可替代性小)

关于学区房要特别说一点:本来不准备学区房的,因为还没到考虑的时候,然而房价过高倒逼选择必须包含学区,所以就一次性把学区也考虑到位了。
所谓学区分,一个是历史原因,还有一个是选择原因。一个小学,如果边上的房子都是很贵的那种,那么小孩的父母大都会很有实力,从而也就成了一个好的学区。所以,是人成就了学区,而不是学区成就了人。

最后的选择没有满足2,不过因为靠近内环,所以基本上还是满足了全部的要求。特别是还能看到黄浦江,已经足够满意了~

视频网站比较

因为实验室的需要,最近在各种视频网站上下了很多东西。这里主要分析一下三个视频网站的情况:优酷、youtube、cntv(央视的)。主要有以下分析内容:清晰度、下载速度、广告、内容分类、查询效率。

优酷:

清晰度:普通flv的清晰度,即使是HD也是flv格式的。分辨率不超过480*360。作为普通的视频观赏网站足够了。

下载速度:MB级别的下载速度。在线观看不会卡。

广告:开始结束基本都有广告,开始广告时间5-30秒都有。如果不全屏的话周边的广告基本没影响。

内容分类:内容很全。最近因为版权的原因一些电影电视剧撤销了,但还是有很多电影电视剧可以看。

查询效率:较高。但是对于一些内容相关度就不高了。例如狗叫,查询出来前面的基本都是狗叫妈妈……

综述:优酷是比较适合国人观看的一个网站。当然,相似的网站太多了,所以竞争比较激烈,例如土豆、6房间等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youtube:

清晰度:各类清晰度都有,最高4000*3000吧(不过好像带宽和显示器要求都过高,基本没人会去上传),720p的也比较普遍。一般都有360p-480p,一些手机拍摄的是240p的。清晰度是几个网站当中最好的。

下载速度:几十kB。因为国内不能直连,用代理缓冲时间很长。ipv6下速度几十k,360p的在线看偶尔会卡,再高的清晰度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。

广告:基本没有广告。

内容分类:多数都是自拍视频,基本找不到电影电视剧。

查询效率:分类很明确,查询效率也很高。比如dog bark。还提供当前视频相关的视频供选择,很友好。

综述:as the reason known to us all,youtube只适合用来搜索指定的视频。平时观看的话不是很适合,而且外国人口味和中国人还是有差异的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cntv:

清晰度:虽然是mp4的,虽然分辨率360p,但不是很清晰。原因应该是它是电视转录的,所以清晰度也就是电视的解析度了。

下载速度:极快。10MB级别的。所以在线观看没有任何问题。央视网络真好啊!不过它的视频会分段(5分钟分一段吧),所以下载后需要合并(如果有需求的话)。

广告:较多。特别是视频框两边都是广告,应该学学土豆那样两边是黑的!

内容分类:全部都是电视节目(央视和卫视的)。而大部分节目一般不会有人刻意录下来的吧。

查询效率:按照电视台来分的,比较明确吧。

综述:基于央视的一个视频网站,适合补看一些电视节目。因为用的人不多,所以速度非常非常快,就是图像质量也不是那么好,真不明白为什么还要用mp4格式的,flv不是足够了么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