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09年申请第一张工行信用卡起,已经用了好多年信用卡了。从初期的仅为免息期,到最近两年的疯狂刷积分,再到现在的趋于平静,有好多的心路历程。
初期(2009年-2016年1月)
信用卡当储蓄卡时期
09年的时候,信用卡是对大学生开放的,只要填张表就能办。当时心血来潮办了张工行的信用卡,好处是可以异地存款本地取款免手续费(后来才知道这个叫做溢缴款),相比当时农行异地存款也要手续费而言是巨大的好处。当时用信用卡都是先充钱再还钱,偶尔才会透支。这时候的额度2000。
一直用到研究生期间,大约11年12年的时候,才发现信用卡精髓是免息期透支,于是就有意识的把消费都用信用卡进行(比如去家乐福、京东购物),然后再还款。那时候信用卡网购还有一张密码卡,每次要输入校验码,挺麻烦的。
14年的时候,这卡过期了,要续卡,而我因为要毕业的原因,所以索性去销卡了。平时的消费,包括去旅游,都还是储蓄卡、现金为主。
信用卡免息期时期
14年工作后,觉得还是需要一张信用卡的(特别是买机票的时候,一定要信用卡,很麻烦),于是办了张招行的哆啦A梦粉丝卡,1.5万额度,当时觉得还不错,于是基本消费都靠它。一直用到15年10月。大抵是因为这期间消费比较良好,额度提升到了3万。
15年10月的时候,在同事的怂恿下办了中信i白金,额度4.5万,被吓到了,心想哪里需要这么多额度啊(而且也还不起)。最初用i白金也就看中微信支付宝双倍积分,所以基本全部的网购都交给它了。一直用到了17年3月都是主要的网购卡。
16年上半年是比较平淡的,基本还是把信用卡当作免息用,基本消费在一个月1、2k的样子。偶尔参加一下中信9积分的活动,感觉还不错。
16年下半年因为要开始买房,所以就开始有意识的使用信用卡了,特别是交税费的时候,单笔29w还是目前为止我的信用卡单笔纪录。
不过虽然刷的多,其实也就招行和中信2行,而且对积分也没有那么敏感,只知道节省了利息。
到17年3月为止,这时候我还是只有招行(5万额度)、中信(5万6额度)。
信用卡积分时期(2016年3月-2017年12月)
17年3月底的时候,浦发AE白来公司进行团办,这时候因为要结婚装修买车,所以就开始有意识的办理信用卡了,因为觉得消费的多可以更节省利息。
于是在学习了一些信用卡基本常识后,一口气办理了招行经典白、浦发AE白、建行(车牌贷)、工行(房贷)的信用卡。额度也瞬间增长到招行8w、浦发10w、建行5.2w、工行4.5w、中信6.2w。
这期间主要是消费高,所以攒信用卡积分特别迅速,基本上是一个月5、6w、10w的消费,并且一直持续到17年底……当时为了凑积分,还会主动要求分多笔消费(比如婚宴),想来也是蛮拼的。
信用卡活动时期(2017年4月-2018年2月)
从开始怒刷信用卡积分开始,我也会关注信用卡的各种活动,特别是刷满多少返现、返积分的活动,其中招行、浦发是绝对的大户。为了参加招行5笔3000+5笔300+5笔30返1万积分,于是把婚纱照的钱分了4次支付……为了参加招行10元风暴,买车首付分了3次支付,为此还支付了相应的手续费……于是得到的是非常多的信用卡积分,远远大于消费的积分,再用积分换里程,一年换了14万里程,折合也有1万的收益的样子了。
这股热潮一直到18年2月,随着整体消费水平的下降(或者说趋于理性),开始逐渐消退。
信用卡平稳时期(2018年2月至今)
主要就是最近两个月,基本上月消费又回归了1万以下,不再疯狂支出了。不过这期间依靠公司团办办理了农行精粹白,也算是有所收获吧。
现在觉得,信用卡那么多,很容易就忘记刷卡导致年费,所以开始逐渐销卡,减少行数,使得信报更加简洁。
目前持卡及额度:
招行(8w):经典白(附属卡+1)+若干免年费全币卡(booking、全币白、JCB)+车卡(1.5倍积分)+京东小白卡(周三京东双倍积分)+海贼王卡(生日月2倍积分),已经销卡:哆啦A梦、30周年和卡
浦发(10w):AE白+master无价卡
中信(6.85w):i白金+visa,准备销户
工行(4.5w):环球旅行金卡(坑爹,9条信报),准备销户
农行(10w):精粹白+ETC卡(ETC 9折)
兴业(6w):睿白金(毛用没有,等3年信用卡欠款还完就销卡)
建行(5.6w):热购etc,已销卡
下一篇会讲一下我觉得的选卡和用卡